分享好友 头条首页 头条分类 切换频道

福建上杭首次发现恐龙足迹群

2021-01-19 12:052010中国矿业报网

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组成的联合科考队近日在福建龙岩市上杭县临城镇龙翔村汀江之畔,发现距今约8000万年前的恐龙足迹240余枚。这是福建省在恐龙及其遗迹方面的首次发现。

据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生导师邢立达介绍,龙翔村恐龙足迹群化石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大型恐爪龙类行迹,也是我国目前发现的保存最好、面积最大、多样性最高的晚白垩世恐龙足迹群。该发现对于研究闽西地区晚白垩纪时期的古环境、古地理、古生态以及全球白垩纪晚期恐龙动物群的分布和演化具有重大意义。

经确认,该恐龙足迹群化石产地面积约1600平方米,发现的恐龙足迹包括植食性蜥脚类、鸟脚类(大型、中型和小型)、肉食性大型三趾型兽脚类、两趾型恐爪龙类和小型兽脚类等至少8种造迹恐龙。这些足迹尺寸长度为8厘米至55厘米不等,其中多种恐龙足迹保存有良好的行迹,行迹模式清楚。剖面的层面还保存有波痕、泥裂、虫迹等丰富的沉积构造和遗迹化石,显示出多种恐龙在旱季湖畔(湖岸带或湖滩)活动(如饮水、进食)的场景。 (吕洪荣 刘少雄 林斯乾)

网站编辑:宫莉

免责声明:矿库网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为了传递信息,我们转载部分内容,尊重原作者的版权。所有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西藏昌都地区发现罕见的恐龙足迹化石群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姚华舟研究员近日带领相关课题组在西藏昌都地区发现罕见的侏罗纪恐龙足迹化石群。 该项研究隶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特提斯地球动力系统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环古特提斯洋地区中二叠世至晚三叠世极端气候环境和火山作用及其生物响应驱动机制”。课题组在出露面积不足60平方米的范围内,共发现8层不同类型的恐龙足迹化石,包括大型草食性蜥脚类、小型和大型肉食性兽脚类

0评论2021-08-30269

西藏昌都地区发现罕见的恐龙足迹化石群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姚华舟研究员近日带领相关课题组在西藏昌都地区发现罕见的侏罗纪恐龙足迹化石群。   该项研究隶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特提斯地球动力系统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环古特提斯洋地区中二叠世至晚三叠世极端气候环境和火山作用及其生物响应驱动机制”。课题组在出露面积不足60平方米的范围内,共发现8层不同类型的恐龙足迹化石,包括大型草食性蜥脚类、小型和大型肉食性兽脚类以及杂食性鸟脚类

0评论2021-08-30198

广西东兴惊现侏罗纪时期恐龙化石
经地质专家日前确认,广西东兴市首次发现的侏罗纪晚期恐龙化石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科普研学及旅游开发价值。 接到当地自然资源部门的邀请后,广西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广西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专家陆刚及潘艺文,广西第三地质队地质专家苏正荣、黄山赴现场,经实地勘察后,认定这是迄今为止我国最南端沿海沿边发现的恐龙骨骼化石。在地理纬度上,比2002年在江山半岛发现的恐龙化石还要往南一公里左右。 广西区域地质调查研

0评论2021-06-17436